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展现我院教师的育人风采,树立、宣传师生相长的典范,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学院进行第四届“我和我的老师”主题征文优秀作品展播,用一个个默默奉献的故事,温暖你我的心房。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致敬教师:叶东惠
我拿起笔,早早就想要为您写下些什么,却迟迟没有动笔,我不太敢写,我总担心把老师对我们的爱写得太过单薄。记得那一年,阳光透过窗帘,温暖地洒在体育场上您的身上,那时的您连发梢都在发光。
我心目中的这位好老师,她不是专业课上对我们的未来侃侃而谈的老师,也不是选修课上与我们畅聊人生的老师,相比于学习,她更关心我们的身体,相比于成绩,她更关心我们的健康。她是我的体育老师叶东惠,自打第一节课起,她几乎每节课都反反复复地告诉我们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少熬夜、多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每每遇到要进行跑步这些剧烈运动时,她都会再三询问前一晚是否有熬夜,有没有按时休息,我们像她的孩子一样被精心呵护着,“睡醒了吗?”“睡醒了吗?”她一个个地询问着,30度的中午,她顶着大太阳早早地来到操场等待每一个学生,带领学生做着准备活动,教我们用脉搏测心率,确保我们在跑步前的状态是兴奋的,那天体育委员搬个椅子过去让老师坐着休息会儿,老师笑着拒绝道:“老师上课是不能坐着的,同学们坐着就可以,老师站一会儿没关系的。”这一刻我才真切地明白了什么是以身作则,真切地体会到老师心中的“教书育人”,真切地读懂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跑完步她会观察每一个学生的状态,记得一次一位同学不声不响地坐着椅子靠在墙上,老师紧张地问:“同学,你不舒服吗?怎么回事?怎么脸色这么白?”意识到同学已经没意识了,赶忙招呼我们将他扶下身来躺平,一遍遍地询问,一遍遍听着他的回应,同学故作坚强地让我们先走,老师坚定地回答:“我们怎么能走呢!你没有人看着是不行的!”老师像一束光轻轻地安抚在了我们的心灵上,那一刻的太阳不再刺眼,映入眼帘的是老师耀眼的光芒。
诲人如度舟,风雨几曾求。“看到哪个不听话,嘿,我这拍子就上去啦。”老师用着温柔的语气试图吓唬我们,目的是让我们好好拉伸。虽然是体育课,虽然她行政事务繁忙,叶老师也从未缺席同学们一节课,偶有一次出差也会给我们找个合适时间补回来。生病时,老师像位母亲,对我们千叮咛万嘱咐好好休息;考试时,老师又像益友,对我们不尽鼓励与支持,您教会我们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教育是一项“仁而爱人”的事业,您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用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这一年,转瞬即逝,那些节节课念叨着“叶老师好”,也慢慢变成了一声声“叶老师再见”。又是一个盛夏,回望球场尽头,您站在那里对我摆摆手,那天没有太阳,可您的发梢,却照得我眼睛发酸……也许春蚕的闭幕是新蛹的绽放,落红的着地是泥土的清芳。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感恩遇见:我成长之旅的引路人
致敬教师:徐冬
当我提起笔来,才深切地发觉心中的感激之情如泉涌而出。在东方这艘载我航行于人生之海的巨轮上,我有幸遇见了一群饱含智慧与爱的老师:关爱同学身心健康,辛勤耕耘课堂,为我们答疑解惑,为我们树立前行的标杆。他们不仅传授给我宝贵的真知,更拓宽了我的人生视野,帮助我逐步明确了人生的前进方向。
其中,对我影响最为深远的,便是我敬爱的导师——徐冬老师。时光荏苒,如今我已然是一名大二学生,即将升入大三。回首初识老师的片段,仍历历在目。初入东方之时,我就听闻我们社会工作专业有这样一位留韩背景的教师,毕业于名校成均馆大学,取得社会福利学硕士学位,并在信韩大学获社会福利学博士学位。鉴于我从小对语言的浓厚兴趣和自学韩语的经历,当我得知学院里有这样一位老师时,便迫不及待地希望结识这位老师,也就是我现在的导师徐冬老师。
当我第一次见到徐老师时,他那张和蔼可亲、圆圆的脸庞便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令同学们印象深刻的是,徐老师总会带着咖啡或奶茶来上课,已成为专属的“风景线”。每次课前,我们都会好奇地猜测徐老师今天会带来什么样的饮品。有一次,徐老师只带了一个保温杯,我们忙询问原因,他笑着解释道:“奶茶不能多喝哟,一个月只能喝一次。”引得大家开怀大笑。除了专业课,我还选修了徐老师的韩国社会与文化课程,并向他请教学习韩语的经验。徐老师总是热情地分享自己学习语言的技巧和经历,并向我推荐了许多相关书籍。
在日常生活中,徐老师也是一个爱与学生交流的人。他会与我们分享出国开会时拍摄的美景美食,并分发从国外带回来的人参糖给我们品尝,还会分享有意义的比赛项目。在得知我意外受伤并接受缝合治疗后,徐老师一直牵挂我的恢复情况,叮嘱我注意事项,让我倍感温暖。
有一次,在与徐老师探讨职业规划时,我曾对大三和大四的未来发展感到迷茫。徐老师的一番话让我豁然开朗:做自己擅长的,并努力钻研,做到最好,无论是考研还是工作,只要尽心尽力都能够取得好成绩。他还分析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现状,让我不再迷茫,更加从容地面对当下和未来。
在筹备社工模拟大赛期间,初次参赛的我们在准备工作中遇到了不少挑战,徐老师耐心地为我们分析选题立意,并指导视频拍摄技巧,我们在省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犹记在出发参加亚运亚残志愿服务前夕,我忐忑地告诉徐老师自己可能会缺席两个月的课程。徐老师立马鼓励我全力以赴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中,让自己不留遗憾,好好珍惜一段珍贵的经历。徐老师的一席话如同一颗定心丸,瞬间打消了我对学业的担忧。是啊,只要我抓紧时间认真复习,就一定可以补上落下的课程,成为亚运亚残志愿者是一生中难能可贵的经历,我只需大胆向前,奋楫笃行就好。
凭借英语优势,我在亚运亚残期间担任了NOC助理岗位,为特定代表团提供服务。徐老师的话让我得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志愿培训和服务中,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最充分的准备工作跟随代表团始终如一地工作。当遇到其他代表团时,我们也会热情地打招呼并提供及时帮助,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位韩国教练,想起徐老师的鼓励,我鼓起勇气主动用韩语和他交流,并因此收获了一个纪念徽章。我立即兴奋地与徐老师分享了这个经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用第三语言和母语者沟通,具有特殊意义。徐老师也由衷地为我感到高兴,并继续鼓励我勇往直前。
徐老师常言:“施比受更有福。”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社会福祉学会会员、商业教育学会理事等多重身份的持有者,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这一信条,为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们是助人自助、扶弱济贫的践行者,是以付出为回报、不断促进问题解决的支持者、倡导者、资源获取者。徐老师在课堂上带领我们探索当代社会那些鲜为人知的社会问题,国内外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以及特殊的犯罪矫正社会工作。他推荐的影视资料、相关拓展阅读帮助我们深入理解那些平时不易接触到的社会侧面,让我们对社会工作产生了多层次的了解和兴趣,渐渐懂得了社会工作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昌黎先生的师道观在跨越千年后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历久弥新。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或许会遇到许多风雨和坎坷,但因为有像徐老师这样引路人相伴左右,我们定能风雨兼程、功不唐捐!
心中的灯塔:我与恩师的那些日子
致敬教师:郭振伟
春去夏来,三尺讲台上飘荡着你循循善诱的话语;灯影摇曳,人生的渡口上有你化作的星星之火。你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引领我走向知识的海洋,饱含着无微不至的关心。她,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郭振伟老师。
大一的秋天,我怀揣着对汉语言的热爱,踏进了这所充满书香的学府。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繁重的学业,我时常感到迷茫和不安,然而,郭老师的出现,像一股暖流,缓缓注入我的心田,她常鼓励学生要多尝试多思考,不将思想拘束在一个文本里面。
“山与山不相逢,人与人相见。”初见时,是在大一下的历代文选与写作课程上,她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就被她所吸引。站上讲台,熟练操作多媒体,拿起话筒轻车熟路地开始讲课,她的双眼明亮而深邃,仿佛能看穿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话语不多,是如此亲切,充满了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和关怀。
要写老师,就不能只写老师,要写夫子案前灯下,夙兴夜寐,再写漫着清水的水杯,容百味、润千言、育万人。同学们是执笔的人,而你是指引方向的人,忙着“赶考”、忙着点灯夜战捋“行囊”。
郭老师,一个温文尔雅、学识渊博的学者。她的课堂,总是充满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她教导我们,先去了解思维和逻辑的基本特征,要开始使用逻辑,多去尝试阅读文选作品进行思维分析,做到使自己的文章逻辑合理,脉络清楚。在她的引领下,我逐渐领略到了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要写老师,就要写先生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要写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要写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散文作业交上去后,她将每一份作业批阅,正反两面全写了批注。透过文字仿佛能看到,灯光下的身影显得格外专注,笔尖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批注的痕迹,如同园丁修剪枝叶,她的眼神中,既有对知识的尊重,也有对学生的期待,一页页作业翻过,是她对学生辛勤付出的见证。
她用教育的眼光看世界,从世界的眼光看教育。无论世界多么纷繁芜杂,她都会教我们点什么。
在课堂上,她走过每一位学生身边为他们指点迷津,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修改。师生间,知识传递,智慧碰撞。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感谢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点亮了我前进的道路,感谢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和价值。她是我心中的灯塔,永远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字以陈情,始终言不尽人生这堂课,道不明老师的谆谆教诲。寥寥数几笔,笔笔皆是你,匆匆又几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